杜祥琬:非化石能源将是“十四五”能源增量的主体
8月20—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中国新能源电力圆桌暨2020年风光储创新发展论坛发表演讲。杜祥琬表示非化石能源将是“十四五”能源增量的主体,进一步走向存量替代。高比例的非化石能源将提供绿电、绿氢、低碳供暖供冷,使我们国家能源更安全、更韧性,并以更经济的方式实现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
随着平价时代的来临,国内新能源发展开始从量变到质变,与未来能源配套的电力市场也开始在多省建立。“新能源+储能”被认为是能源革命的方向,作为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最活跃的领域,大规模电化学储能正在助力新一代电力系统发展,加速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革命进程,为能源革命提供有力的支撑。
杜祥琬还指出,储能是未来电力系统必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少的。储能可以实现能量的时移应用,平抑风、光的间歇性,即用即发,通过削峰填谷实现收益,将电力供需之间的实时耦合改为跨时段耦合,丰富电力平衡的手段,实现低密度、波动性能源的高密度、可控性应用,达到类常规电源效果,成为高竞争力的能源。
以下为杜祥琬发言全文,有删节:
能源转型和储能发展非常重要,通过能源革命让中国的能源向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转型,实现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低碳化,这是总的方向,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光、风。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是能源供给安全的要素。因长期以来中国的能源组成,提及供给安全大家会想到煤油气,但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的逐年递增,它对供给安全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的能源供给安全里面不能不考虑可再生能源。
其次,能源产业诸多环境问题。可再生能源是能源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要素。同时,要让气候安全就要大力发展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
再次,须重新认识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六个字谈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富煤、缺油、少气,但是这个说法现在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了。第一、中国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应该成为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现在全国已经开发的太阳能、风能来说,已经开发的资源还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1/10,潜力巨大。第二技术可行性,这无需赘述,已经成为现实,市场已经接受,多项技术配合。最后是经济可行性,开发成本有了大幅下降。
值得强调的是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是我国可以掌控的,不依赖于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幻,越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就有利于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安全性和韧性。
进一步拓展,把核能包括进来,叫做非化石能源。2018年非化石能源装机电力已经达到了40.8%,发电量超过了30%,这两个比例都在上升当中。在一次能源的结构当中,今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15%,这是国家定的。2025年,在现在正在制定的“十四五”规划中我建议范围是18%—20%,但是这是对国际宣布的,留有余地的。我认为2030年可达到20%到25%之间,到2050年将大于50%,与我国出台的《2030能源发展战略》中“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超过50%”相一致。
非化石能源将是“十四五”能源增量的主体,进一步走向存量替代。高比例的非化石能源将提供绿电、绿氢、低碳供暖供冷,使我们国家能源更安全、更韧性,并以更经济的方式实现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
可再生能源的自身要不断推动创新,拓宽行业增长的边界。同时,要与能源计算、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电动汽车、5G技术等新基建深度融合,开展数字化经营管理,推动数字化服务。现在发展的很快,但是在整个能源和电力比例里还是一个小量,要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我们要能够担当能源转型的大任,就要实现更为标准化的,更高质量的发展,这是可再生能源自身的部分。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9.6立即下载>>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火热招编中立即申报>>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即日-9.13立即下载>> 红外测温及炉温跟踪系统在太阳能行业的应用白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新能源汽车三电质量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智慧光伏与储能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