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国际能源署:光伏将成中国最经济发电方式

2018-07-04 14:05
ERR能研微讯
关注

中国正处在发展变革时期,其能源前景将与过去有着天壤之别。多年来,大家对中国能源状况的描述主要是强调中国的发展步伐有多么惊人、中国是如何成功让亿万群众摆脱贫困,以及中国对各种能源,主要是煤炭和石油是多么的渴求。这些观点现在仍然有效,但是中国正在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向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和更清洁的能源结构迈进。与早期的能源密集型发展相比,新的发展方向对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同样重要。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步入“新常态”

图片标题

在新政策情景下,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速度下降到每年1%左右,不到该国自2000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这是经济结构转变、强劲能源效率政策实施和人口变化所带来的综合效应。到2040年,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水平将与2008年至2016年这八年期间的增长水平基本持平。由于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平均增长率为每年4.5%,相当于能源强度每年改善3.4%,据我们预测,这是截至2040年世界范围内最快的改善速度。到2040年,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也将增长四分之一,将在2035年左右超越欧盟。

图片标题

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正越来越多地依赖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电力;而煤炭需求有所回落。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与中国能源结构的多样化和清洁化密切相关。到2040年,煤炭在总发电量中所占份额将从2016年的三分之二降到40%以下。电力和天然气需求的增长与工业和民用部门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这些能源满足了轻工业部门的能源需求又契合了人们对空气质量日益增长的要求。中国还将生物质能应用到工业中,将太阳能用于供暖以及运用生物燃料运输,从而增加终端消费行业对可再生能源的直接利用。到2040年,电力将在中国的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到21世纪20年代后期超过煤炭,此后不久将会超过石油。到204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上升到6000亿立方米以上,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天然气市场,也是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在此期间,天然气在中国主要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从不到6%上升至12%以上。与此同时,随着燃煤发电的发电量达到峰值,以及重工业用煤和居民供热用煤出现结构性下滑,中国的煤炭需求最终将远低于2016年的水平。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缩减20个百分点,到2040年约为45%。

图片标题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但不再是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最主要来源。中国是石油市场的主力军,2016年1150万桶的日均需求量和400万桶的日均产量之间的差距,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到2030年,运输燃料需求的持续增长意味着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到那时,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将趋于平缓,预计到2025年以后,印度将成为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到2040年,中国的乘用车保有量的增长将减缓,四分之一的汽车将是电动车,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指标将限制其他车辆对油品的消费。预计中国的乘用车油耗将在2030年后下滑。

逐步转换到清洁发电

图片标题

强大的执行力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了可再生能源成本的持续降低,而太阳能光伏将成为中国最经济的发电方式。以水力、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引领的低碳装机容量迅速增长,到2040年将占总装机容量的60%。到2020年前后,中国普遍的太阳能光伏项目成本将比新建和已有的燃气电厂成本更具经济性,到2030年,比新建燃煤机组和陆上风电成本更具经济性。到2040年,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也将低于已有燃煤发电厂的预计运营成本。这种传统优势的颠覆有重要意义,但也需要重大的电力市场改革和强力的电网建设措施,提高风能与太阳能互补发电的市场份额。目前由于中国现有的电力系统的接纳能力不足,弃风、弃光率达到约15%。在我们的预测中,对新输电线路的一项重大投资缓解了这些制约因素,使得中国内陆的可再生能源能够为更靠近海岸线的需求中心带来价格更低廉的电力。除可再生能源外,燃气发电量也翻了三倍,但其发电份额仍低于10%。核能的地位预计也会继续增长:到2030年,中国将超过欧盟和美国,成为全球核能发电的领导者。

中国的供给侧转型

图片标题

中国仍然主导全球煤炭市场,而中国煤炭行业的重组是影响全球能源未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21世纪初的煤炭投资热潮,加之自2013年以来出现的需求量骤减,使中国的煤炭供应量明显过剩。当前正在进行煤炭价格的调整,目的是使大多数煤矿能够盈利(同时削减效率最低的产能),从而不会给中国的燃煤发电行业施加过高的经济压力。这个过程反过来决定了中国对进口煤炭的需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煤炭价格和贸易动态。我们在预测中假设,一旦过剩产能得到成功削减,中国的煤炭行业将逐渐变为市场驱动型产业,预计产量将逐渐减少。尽管煤炭需求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在这些地区,国产煤炭更有竞争力)的转移会多多少少对前景预测有所改善,对于这个直接雇用大约400万人口的行业来说,改革仍将是一个挑战。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环保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