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从“黄金十年”到“追债时代”:环保企业面临现金流危机潮

行业当前正处在红利消失、概念过期、泡沫破灭的转折点,整个环保产业链将进入一段“分化、淘汰、重置、回归”的休整期,而现金流是支撑企业完成这些动作的生命线。

栏目|趋势洞察  作者|青山研究院  视觉|山上小青

青山研究院 / 2024年度特刊

2024 年进入尾声,过去一年环保行业仍然是“债感”满满的一年,围绕欠款的官司数量越来越大、尺度越来越大。

一位环保环保上市企业的高管喟叹:环保行业在黄金十年之后进入了追债时代,“绿色债务”正在成为“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的最大阻碍。

在“竞争大”、“业绩慌”、“回款难”、“资本弃”的风雨交加下,环保企业的“血槽”——也就是现金流,普遍岌岌可危。

上述困境是起因于行业规律和外部环境的结构性困境,保守估计需要 3 年以上时间方能全面扭转,相当规模的环保企业或将止步于这场现金流危机。

因此,环保行业将迎来一场艰苦且激烈的“现金流保卫战”,环保企业的财务韧性将面临空前考验,“血槽管理”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环保企业的经营重心。

01

环保行业的现金流危机

对簿公堂的回款困境

近两年,环保行业发生了很多变革,其中现金流危机快速蔓延,对企业形成了最直接的威胁。

每到季度末或年关,总有企业为账上资金焦头烂额。这样的“燃眉之急”让环保企业的“血槽”频频告急,已经有不少企业接近枯竭。

在环保上市公司中,目前已有不少因为回款问题与相关单位对簿公堂。例如,某水处理上市企业因长期账款拖欠,最终将业主方告上法庭。

然而讽刺的是,尽管该公司赢得了官司,账款却依然难以如期追回。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也揭示了环保行业的一个尴尬现实:很多企业前期通过垫资做了大量项目,最后却因拖欠款项而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

环保项目往往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这使得企业在项目建设和运营早期处于“烧钱”阶段,需要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如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等。而由于回报周期长,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导致现金流压力巨大。

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为例,大型焚烧发电厂通常需要数亿甚至数十亿的前期投入,回收期可能超过 10 年。某头部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在其 2024 年年中财报显示,该公司在多个大型项目上支出较多,但未能形成相应的现金流入,导致净现金流为负。

环保行业以政府和大型工业企业为主要客户,由于政策、资金分配等原因,这些客户的回款周期较长,甚至近几年出现拖欠款项的情况

上述情况导致环保企业普遍有较高的应收账款,国企一样不例外。以某环保国企为例,由于政府补贴款项拨付延迟,导致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显著增长,公司净现金流为负。

环保行业的盈利水平较低,再加上环保政策的调整,环保企业难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获得低成本融资。此外,随着环保行业泡沫逐渐破裂,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风险投资减少,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由此产生的典型危机就是 2018 年前后一众环保民营企业的债务潮,直接宣布了民营企业在环保重资产投运模式中的终结。

环保行业的政策依赖性强,政策波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收入和现金流。例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业务的补贴政策调整,导致部分环保企业收入下降,从而使得现金流吃紧。

某污水处理企业在政策调整后,处理费用补贴下降,导致该公司项目收入骤降,直接影响了现金流,该公司陷入负债运营和裁员停产的两难境地。

此外,环保行业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常伴随着技术、环保设备采购等成本上升,以及项目延误导致的额外支出。同时,由于环保设备升级换代速度较快,如果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可能会因成本过高而削弱盈利能力。

因此,环保企业当前的经营压力,不仅来自市场竞争,更来自资金压力,那些承担大量垫资和“慢回款”压力的企业,在现金流上的危机已是迫在眉睫。

02

项目“垫资”泛滥背后

环保行业的畸形业态

现金流问题的病根儿来自于一项长期泛滥于行业的潜规则——垫资,这是在根本上导致上述“绿色债务”的毒瘤。

在工程大发展的过程中,垫资本无可厚非,但垫资在环保行业的项目落地和市场竞争中的权重严重失衡,给营商环境和企业带来了恶劣影响。

尤其是不能与垫资对等匹配的回款,几乎给行业的信誉和规则带来毁灭性打击,业内流传一句话,“付款不保证就是保证不付款。”

这句略带自嘲的行业戏语,揭示了环保行业不少项目的“先干活,后结账”的畸形生态,而这种畸形业态最终对环保企业带来了难以忽视的风险和压力。

在环保行业,不论是小型废水处理工程,还是动辄亿级的固废处理项目,垫资已是行业“潜规则”。

很多项目在招标阶段,业主方就要求“环保公司先行垫资”,因此,环保企业不仅要承担项目的实施成本,还要承担资金的时间成本。

对于环保企业而言,这种现象表面上看似是企业“灵活应对”项目需求,实际上却是一种现金流上的冒险行为。垫资意味着大笔的资金冻结在工程项目中,极易造成现金流的断裂。

而对于项目业主来说,这种“无本生意”在短期内似乎降低了预算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机制可能会因环保企业“撑不下去”而导致项目烂尾或延误,影响到环境治理的初衷和成效。

因此,垫资规则的失控和泛滥最终导致的是一个双输多输的局面。

垫资不仅“绑架”了环保企业的现金流,还可能扭曲行业生态,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随着垫资压力的增加,企业可能会在项目质量、工期上作出妥协,甚至诱发行业恶性竞争,加剧行业不健康的发展。

垫资的混乱和畸化,过多地将投资的风险转移到作为供给方的企业身上,既损害了供需关系的良性发展,也进而反噬了需求方。

大量民营企业被裹挟进垫资导致的恶性循环中,一方面失去创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

03

环保企业“回血”策略

环保企业如何做好“血槽管理”

从行业发展的规律看,不受节制的大发展之后,必然有一段深刻纠偏的休整期。当前环保行业大小企业都在纠偏,其中核心就是现金流。

措施层面,环保企业亟须探索有效的现金流管理和资金保障策略,结合行业现状及部分企业案例,下面从重置合作模式、资金池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回款机制等方向展开,探讨环保企业的血槽管理策略,供企业参考,也欢迎读者朋友们在留言区补充讨论。

一、重置合作模式:从源头上控制现金流风险

垫资压力是环保企业现金流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模式下,环保企业往往要承担高比例的项目垫资,不仅回款周期长,还容易导致现金流断裂,重置合作模式是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

例如,青山研究院了解到,某水处理企业企业自 2022 年开始在新项目开展中,从业绩优先转变为回款优先,同时强化了对项目的甄别,聚焦优质客户和高回款率业务,采取“阶段付款、按需结算”的合作模式,将项目细化为若干阶段,且每阶段完成后结算相应款项,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垫资比例。

以该企业的某市政水处理项目为例,合同明确每完成一阶段工程量支付一次款项。这一模式让企业在保障回款稳定的同时,也提高了客户监督和责任意识。

重置合作模式、减少垫资比例是一种从源头上控制现金流风险的有效方法。环保企业在与客户洽谈合作时,应当将垫资比例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不打无把握之仗,进而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短期内重置合作模式自然会牺牲业绩规模,但长期看,会扭转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其本质是对于业绩规模和经营风险的平衡。目前整个行业在这一平衡上是有共识和需要的,也只有在这一共识下,营商环境才有可能向好转变。

二、资金池管理:优化内部资金运转

对于项目多、业务分散的环保企业,内部资金的利用效率至关重要。现金池管理通过整合企业内部的闲置资金资源,提升资金利用率,是保障现金流的有效策略。

某综合性型环保企业在各部分业务的开展中,建立了企业现金池管理机制,将各板块、各部门的闲置资金集中到一个资金池统一管理,按需分级调配各项目和部门。

这种“内部循环补血”机制,不仅缓解了垫资压力,还减少了外部融资需求,财务成本降低了约 13%。

环保企业可通过现金池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尤其在业务布局分散时,能显著降低资金闲置率,确保资金调配科学、高效。

三、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补血体系

融资渠道单一,是许多环保企业面临现金流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是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

某固废处理企业依托自身资产良率和战略前瞻考虑,与多家银行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建立了一套资金储备池,同时积极探索产业基金、环保专项债等融资方式,有效延长了企业的血槽,为应对回款危机潮赢得了先机。

这套“融资组合拳”让该企业在项目周期延长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流动性充足。

伴随着环保服务模式的发展,行业的投资属性变重,对于重资产模式的企业而言,融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因此需要多元化融资策略,包括传统银行贷款、产业基金、环保专项债、股权融资等,企业应积极争取资源,尽可能通过低成本融资手段解决资金需求。

四、强化回款机制:优化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占用是目前不少环保企业资金压力的主要原因。

关于环保行业应收账款的问题,青山产业评论在《数千亿“欠条”正拖垮环保行业》一文中,做了深度全面的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仅上市公司群体截至 2024 年的应收账款总额已突破三千亿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债务池”,几乎贯穿了整个产业链。无论是设计院、工程公司还是设备制造商,都在巨大的资金压力下艰难度日。

环保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条从业主单位、工程公司到设备供应商的“欠款链条”,而这张巨额欠条正快速地吞噬着一大批环保老兵和新人们的情怀和钱袋。

因此,如何加速应收账款回收,是改善现金流的重要突破口。某上市企业成立专门的回款工作小组,建立了回款激励机制,将回款率作为部门绩效的重要考核指标,对项目负责人设立明确的回款目标,并与其绩效挂钩,形成全员参与的回款责任制。实施一年后,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下降了 15%,资金周转压力明显缓解。

当前的环保行业,现金流问题已经不是个别企业的困境,而是全行业的普遍挑战。环保企业要想“活下来”,必须在合同谈判、内部管理、融资创新等多个环节打出一套“组合拳”。

在《环保精耕时代,一场管理和组织的革命》一文中分析了,环保行业在迈入精耕时代,企业须从战略、管理和组织等维度全面升级至精耕型模式,上述保障现金流的措施都在升级之列。

因此,现金流不仅仅是企业运营的“血槽”,更是检验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试金石。赢下这场“现金流保卫战”,环保企业才有机会留在下一阶段的牌桌上。

结语

2025,回血

最近不少企业在着手制定 2025 年工作计划以及十五五战略规划,不管是未来的一年还是五年,“回血”都是其中的一项核心的经营指标。

因为,行业当前正处在红利消失、概念过期、泡沫破灭的转折点,整个环保产业链将进入一段“分化、淘汰、重置、回归”的休整期,而现金流是支撑企业完成这些动作的生命线。

未来 3 年甚至更久,环保企业围绕现金流的坚守将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企业唯有积极应对、灵活施策,方能在波涛汹涌的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环保基建潮之后,行业进入了一个多因素交错影响的阶段,企业须要在复杂形势中理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路,这是近几年环保企业经营难度陡增的根本原因。

数据支持|青山研究院    内容转载|联系我们

       原文标题 : 从“黄金十年”到“追债时代”:环保企业面临现金流危机潮|青山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环保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