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2018(回顾)
电力需求的强力增长低效了能源结构和效率的提高
在全球而言,电力消费量较1990年而言已经翻番,在2016年达到了25万亿千瓦时。在相同的经济强度下,电力消费与GDP的比值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而石油强度年均下降2.4%,这就表明其与经济产生了强烈的解耦。
石油和电力强度
就部门而言,工业和建筑部门的电力消费较1990年翻了一番,但是其石油消费水平保持相当。但是,2014年石油消费量为44亿吨油当量,比电力多了2倍有余。
2016年,最大的6个电力生产国生产了总发电量的70%,但是也造成了73%的排放。
由于中国和印度煤炭产生的电力占比为69%和75%,二者共同排放了40%的全球发电二氧化碳排放,排放量达到了122亿吨,而美国、欧洲、俄罗斯和日本共同占比仅为32%。天然气主导了俄罗斯的能源结构,其也是日本和美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在中国和印度的占比依然很低,其占比小于5个百分点。
选定国家的发电量 按来源划分 2016
所有主要生产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超过了15%,尤其是在欧盟和中国。除去水电,可再生电力占总发电量的8%左右,而且区域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2016年,核能贡献了主要生产国12%的发电量,贡献了全球10%的发电量。
在2010年到2016年间,全球发电量增长了16%,增量达3.5万亿千瓦时,而由于化石燃料发电效率的增长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加,其排放量仅增长了7%。
中国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高了34%,其化石燃料发电效率增长了7%,这就低效了其达到47%的需求的增长,因此其排放量增长了23%,在2010年到2016年间增量为7.3亿吨。
电力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因素:2010-16年度变化
在美洲和欧洲,在电力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相同的提升造成了整体的减排。
在亚洲其他国家,几个主要国家发电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有所增长:例如在日本,尽管电力需求保持基本平稳,但是在福岛危机后,化石燃料发电增长了超过80%;在印度和韩国,其能源结构保持稳定,但其需求增长了500太瓦时和60太瓦时。
工业部门近3/4的排放量来自亚洲
2016年,工业部门的排放量总计超过了60亿吨,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9%。金属和矿物在工业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超过了1/3,其排放量占比超过了一半—因为其余煤炭的关联性很强。在2000年到2016年间,钢铁部门的能源消费增长了80%,增量为2亿吨油当量,其排放量也几乎翻番,达到18亿吨。
工业: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2016
就各区域而言,美洲和欧洲的工业部门能源消费量出现了下降(分别为8%和13%),而亚洲则增长超过了1倍。2016年,中国自身的消费量达到了10亿吨油当量,与欧洲、美洲、大洋洲以及非洲的工业部门消费总量相当。
选定区域的工业消费 按部门划分,2016
在金属和矿物部门,中国和印度的消费量在全球的占比达到了60%,产生了近22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各地区化学和石化部门的消费量则相对均匀,美洲地区在全球食品工业消费中的占比超过了1/3,在造纸业超过了1/2。在欧洲,次级部门的占比相对稳定,为15%左右。
在2000年到2015年间,全球工业排放量增长了近24亿吨,但是其整体强度却下降了3%,其中峰值出现在2011年。
在2000年到2015年间,中国工业部门的排放量增长超过了3倍,这主要受钢铁部门增长了9亿吨排放的推动,但是单位工业增加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下降了30%。
最大工业排放国的排放和强度:2000-2015年变化
与此同时,印度工业部门的排放增长了3.2亿吨,其强度下降了7%。美国和日本工业排放出现了下降(分别为1.4亿吨和3000万吨),其价值的增长导致了强度下降了40%和30%。
运输部门增长迅速
全球来看,2016年运输部门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4,排放量达到了80亿吨,比1990年高了71%。最高的绝对增量出现在公路运输方面,达到了25亿吨,但是相对而言燃料增长最多,而航运增长了84%,空运增长了115%。公路运输的排放占比增长了2个百分点,达到了74%,而空运和水运保持不变。
全球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 按二级部门划分
美洲地区历史上运输部门的排放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并且近年仍然继续增长,虽然增速出现下降。自1990年来,美国运输部门的排放量占美洲地区的2/3以上,但是其占比一直在下降。2016年,巴西的占比达到了8%,其排放量较1990年来增长了1倍以上。
交通二氧化碳排放 按区域划分
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在美洲和亚洲选定国家
2016年,亚洲也达到了与美洲相当的水平(达到了25亿吨左右),而其1990年的排放量仅为美洲地区的一半,其年增长率比美洲地区高5倍。2016年,中国的运输部门排放量为8亿吨,仅为美国的一半,其在亚洲的占比为35%。2016年,印度运输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亚洲地区的占比为11%,而日本为9%,较1990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
2016年,欧洲运输部门的排放量较1990年增长了6%,2012年到2016年年均增长率为0.5%。而2016年非洲的运输部门排放量是1990年的3倍,其排放量仍然低于4亿吨。与此同时,大洋洲的排放量增长了60%,达到了10.15亿吨。
在2000年到2016年间,中国的运输部门的排放量增长为全球首位,与GDP的增长紧密关联。自2000年来,人均GDP 9%的年均增长驱动了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
选定国家交通二氧化碳的驱动因素 2000-2016
二、能源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力
受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驱动,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了126亿吨,同时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部分,从1990年到2015年,其他来源(工业流程、农业及其他)的温室气体排放共增长了27亿吨。
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
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总量中占比的增长主要是因为非附件一国家能源消费量的增长,2015年,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总量中的占比从57%增长到了70%。
温室气体排放—能源和其他来源
与此同时,附件一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达到了10%左右,超过了能源和其他来源。
90%能源相关的排放主要受碳氧化物的驱动,二氧化碳是能源部分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来源。
能源排放 按来源划分
2015年,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占比超过了2/3,较1990年高了4个百分点。因此,它们仍然是抑制气候变化争辩的核心,并代表在更广泛的政治议程中亟需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8.16立即下载>> 红外测温及炉温跟踪系统在太阳能行业的应用白皮书
-
8月27日抢先报名>> OFweek 2024(第十五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
-
8月27-29日马上报名>>>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8月27-29日参会登记>> 全数会-2024智慧光伏与储能大会暨展览会
-
8月28日点击免费报名>> OFweek 2024工商业储能大会
-
8月29日抢先报名>> OFweek 2024锂电智能制造专场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